1943年7月,张云逸抓住一国军的独生子,对方愿意拿出10挺机枪、100支步枪
1943年7月,张云逸抓住一国军的独生子,对方愿意拿出10挺机枪、100支步枪、10000发子弹来交换。张云逸却直接拒绝了,我都不要,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。那天深夜,巢湖北岸芦苇荡中骤然爆出火光。桂系少将赵凤藻的独子赵保顺左肩中弹倒地,鲜血浸透将校呢制服。他亲率的四百人突袭部队,正被新四军巢湖支队的交叉火力撕成碎片。就在三天后,赵凤藻的亲笔信送至新四军指挥部,愿以十挺机枪、百支步枪、万发子弹换回爱子。而副军长张云逸却将信纸按在斑驳木桌上,武器全数退回,只需赵专员做一件事,枪口调转,抗日救国!要知道那个时候抗日战争到了关键节点,眼瞅着小日子快不行了,但是在敌后国民党的顽固派搞起了内战这也给了小日子喘息的机会。而当时新四军当时日子不好过,物资匮乏,武器弹药更是紧缺,常常得靠缴获敌人的装备来补给。这个时候不仅要面对倭寇,还有时刻注意身后的国民党搞事情。而赵保顺的偷袭本是精心设计的“投名状”。在1943年夏,他爹赵凤藻作为桂系皖东最高指挥官,暗中与蚌埠日伪军勾连,企图借剿共向日军示好。人人刚从军校毕业的赵保顺为挣军功,执意率两个连奔袭新四军防区。他未曾料到,地下党早已截获情报,张云逸在巢湖北岸布下三重伏击圈。当赵保顺的部队闯入预定区域,新四军点燃烽火台为号,子弹如骤雨倾泻。混战中赵保顺锁骨被击穿,失血昏迷前,他看见士兵胸口的桂系番号徽章沾满泥污,这些本该抗日的军人,此刻却在为虎作伥。之后赵保顺被抬进新四军野战医院时已失血2000毫升,军医断言“再晚半小时必死”。张云逸亲批特用药盘尼西林,并下令,全力救治,活人比死人有价值。然而此举震动全军,当时新四军伤员多用草木灰止血,稀缺的西药全凭缴获。在养伤期间,赵保顺目睹根据地真相,被日军烧毁的村庄里,新四军帮农民重建茅屋十三岁少年将捡到的子弹壳上交兵工厂。而游击队员用竹签蘸锅灰记录日军据点布防图。当张云逸探病时谈起南京大屠杀,赵保顺突然泪流满面。三日后,他用绷带蘸血写下家书,父若续通敌,儿宁死不受赎。没想到赵凤藻派出的谈判代表态度倨傲,强调机枪是德国造,子弹可装备一个营。他笃定我们现在物资短缺一定会答应,可是他们大错特错。张云逸的回应却如惊雷,问问赵专员,可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?这句话代表顿时面红耳赤。接着又说武器全数退回,只需赵专员做一件事,枪口调转,抗日救国!要知道那个时候桂系内部暗流汹涌。李宗仁已察觉赵凤藻通敌,正欲彻查,而日军因迟迟未见“剿共成果”停止粮饷供给。张云逸的拒枪之举,实为给赵凤藻架设悬崖边的台阶,要么回头抗日保全名节,要么身败名裂。1943年8月,滁州日军中队开赴赵凤藻防区“问罪”。当夜,公路突遭伏击,三名日军军官陈尸道旁。赵凤藻故意弃尸示众,并放话,犯我防区者,虽强必诛!也就是这一枪打碎了日伪幻想。蚌埠特务机关档案记载,赵部突变使皖东伪化进程倒退两年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赵凤藻开始秘密传递日军扫荡情报,新四军提前转移了即将遭袭的兵工厂。还有巢湖渔船获准借道桂系水道运输药品,以及国共小股部队联合拔除三处伪军哨卡。在赵保顺归营那日,张云逸亲自护送。淮河渡口,赵凤藻见儿子肩伤愈合、面色红润,对着昔日死敌深深鞠躬。新四军战士卸下十担草药相赠,治枪伤比西药管用。历史在此刻完成闭环,拒绝的十挺机枪,换来二十倍价值的抗日同盟。在1944年夏,赵保顺率部加入皖南抗日联军,赵凤藻直至抗战胜利未再通敌,其控制的皖东走廊成为新四军秘密交通线。据张云逸晚年回忆此事时坦言,收下武器不过多支地方武装,逼赵凤藻抗日却救下千万百姓”。这位百色起义领导者深谙统战精髓,真正的胜利不在缴获多少枪械,而在争夺人心向背。1988年,巢湖北岸立起一块无字碑。当地老人说,此处正是当年伏击战场。每逢七月芦苇摇曳,仿佛还能听见张云逸的铿锵之言,子弹终会打光,唯信念可击穿时代。信念是支持人生的力量、信念是呼吸的空气、信念是沙漠中旅人的饮水、信念是我们心中那一轮炽热的艳阳。信念坚定的人,为了它无怨无悔的工作,尽心尽力的奋斗。